第四届中青赛U17组的比赛日前结束。在5、6名的决赛中,郑州九中通过点球大战惜败给山东泰山,最终获得第六名。这也是河南青训近年来在中青赛中的最佳成绩,证明了郑州校园足球依然处于全国青训的领先水平。
对于球队的表现,主教练苏斌既感到满意,又有些遗憾:“虽然与职业梯队交手时我们没有落下风,队员们值得肯定,尤其是与山东泰山的比赛。从大区赛输给对方0比6,到总决赛中与对手打平,体现了队伍的进步。但两场点球大战,我们都在有利的情况下失利,这也表明孩子们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还需要提升。”
苏斌的个人经历对于许多年轻球迷来说并不熟悉。实际上,如果评选河南足球史上的第一硬汉,苏斌无疑是当之无愧的最佳人选。
首次亮相“当日之星”
1994年底,苏斌加入了建业一线队。1995年,他随队参加乙级联赛时还只是替补队员,直到1996年才首次代表建业参加甲B联赛。
苏斌清楚地记得那场比赛:“那是1996年第一场联赛,我们主场对阵湖北美尔雅。我打的是拖后中卫,首发出场。可能是年轻气盛吧,我一点也不紧张。比赛中,我两次与湖北的名将张斌一对一,他想晃我,但我都没有上当,把球破坏掉了,否则他就单刀了。”
展开剩余78%那场比赛,建业与湖北美尔雅战成0比0,苏斌凭借出色表现被评为“当日之星”。他至今对这个奖项记忆犹新:“第一次打甲B联赛,感觉很好,媒体也给了不错的评价,这让我更加自信,之后的比赛也越来越有信心。”
自那以后,苏斌的职业生涯一帆风顺,直到2003年10月。除去1997年下半年,他一直是建业队的主力球员。
在苏斌的记忆中,1999年乙级联赛的经历尤其难忘。“那时候,脑子里只想着必须冲上去,回到甲B。这不仅关乎我们是否能够继续踢足球,也关乎河南足球的未来。那时如果有谁收买我,那就是和我家人过不去。”他在决赛中的精彩表现也让他非常得意:“我那年很少打边后卫,王导让我改打右边后卫,结果效果非常好。在与青岛海利丰的比赛中,我进了3个球,还直接助攻两次,帮助球队3比2胜出,成功晋级。”
那一年,苏斌的职业生涯达到了一个高峰,然而之后,作为后卫的他单赛季进球数再也没超过两个。
两次断腿,终结职业生涯
苏斌的职业生涯原本顺风顺水,但2003年10月4日,一场突如其来的伤病让他的职业生涯发生了急转弯——在与广东雄鹰的客场比赛中,比赛进行到第8分钟,苏斌的右腿腓骨骨折,不得不提前下场。从那以后,苏斌的角色从绝对主力变为替补,尽管在此之前,他几乎打满了建业队2003年所有的比赛。
“那场比赛之前,我的左腿已经有伤,一个星期没训练。当时,迟(尚斌)指导问我能不能坚持,我答应了。在赛前适应场地时,我感觉不太对劲,似乎有什么不好的预感,想跟迟导说我不上场,但想到已经报了名单,怕浪费换人名额,就决定坚持上场了,结果没想到几分钟后就受伤了。”苏斌回忆道。
经过近两年的努力,苏斌重新回到了主力位置,但不久后,他再次遭遇了重伤:2005年6月4日,建业主场迎战青岛海信,比赛结束前8分钟,苏斌为挽救一个必进球,被对方前锋铲断,造成了胫腓骨双双骨折。
“我从新乡连夜赶回郑州,送到了人民医院。为了不影响手术,我一直拒绝麻醉,眼睁睁看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,直到凌晨5点多才忍受不住,才让医生打了一针杜冷丁。”这次伤势成为苏斌职业生涯中的最深印记。
有趣的是,这两次受伤前,苏斌都曾找人算过命。第一次有人说他最近可能会遇到不顺,没想到不久后就受伤了;第二次是在庙里有人说他将遭遇不幸,需要花钱买玉佛保平安。苏斌当时拒绝了,但最后他感叹道:“看来不信命不行啊。”
曾率建业梯队获得冠军
2007年是建业足球历史上的一个亮点,那一年建业队迎来了中超元年,同时建业梯队也获得了优异的成绩。
那年初,全国U19足协杯赛在昆明海埂基地结束,建业队在决赛中通过点球大战以4:2战胜天津泰达队,成功卫冕。建业队在进入八强后,接连战胜江苏足协、西安浐灞和天津泰达,最终夺冠,而所有比赛都通过点球大战获得胜利。
当时担任U19主帅的就是苏斌。他自信满满地表示:“连续两年夺冠,证明我们队的实力很强,而队员们的自信心也在不断增强。防守是我们的关键武器,7场比赛我们总共丢了4个球,是所有参赛队中最少的,而连续通过点球大战获胜,也体现了队员们良好的心理素质。”
凭借这一成绩,建业队的张力、郝爽和金雍灿入选了国青队的大名单。然而,遗憾的是,这支青年冠军队的队员们在之后的几年里逐渐走散,最终只有张力一人进入了建业一线队。
未能参加顶级联赛,是苏斌的最大遗憾
尽管苏斌为建业队付出了巨大的努力,他却始终未能在顶级联赛中获得机会。他说:“踢了这么多年球,积累了不少经验,我希望能够将这些经验传授给我的队员们。虽然我已经没有机会了,但我希望他们能达到我未曾达到的高度。”
转投郑州九中后,苏斌全身心投入到了校园足球的工作中。如今,郑州九中建立了六级梯队,培养出了大量优秀的球员,赢得了无数冠军。
与此相比,河南其他俱乐部的状况却显得尤为黯淡。如今,俱乐部在一些管理者的折腾下,已经陷入了困境,这也让人不得不感叹,“亲小人,远贤臣”才是影响河南足球进步的最大障碍。
发布于:天津市可盈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